楊慎比羅貫中晚生158年,他的《臨江仙》為何成了《三國演義》開篇詞
時間:2023-06-05 15:39:44 編輯:宗皓 點擊量:710次
引語
說起中國的古典文學,人們最熟悉的莫過于“四大名著”?!八拇竺币话闶侵浮端疂G傳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西游記》、《紅樓夢》這四部小說。其實,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不勝枚舉,這四本書入選“四大名著”,只是個約定俗成的說法,系為明清作家們創作的長篇小說中的代表。這正如“唐宋八大家”的入選者,都為散文作家一樣,所以,“唐宋八大家”又稱為“唐宋散文八大家”?!八拇竺币餐瑯尤绱?,只是同一文體上的比較,所以,“四大名著”的全稱,應為“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”。
《三國演義》的開篇詞
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有一個共同的特征,那就是章回體。我國的第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,就是元末明初的作家戲曲家羅貫中所創作的《三國演義》?!度龂萘x》的全名為《三國志通俗演義》,是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、話本,結合陳壽的《三國志》、范曄《后漢書》、元代《三國志平話》、和裴松之注的史料,以及作者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寫成?!度龂萘x》的故事開始于黃巾兵起義,結束于司馬氏滅吳開晉。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,反映了魏、蜀漢、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,展現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,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。
作者羅貫中生活的年代,約為1330年至1400年?!度龂萘x》的開篇,就是一首氣勢磅礴的詩詞——調寄《臨江仙》:
滾滾長江東逝水,浪花淘盡英雄。是非成敗轉頭空。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。 白發漁樵江渚上,慣看秋月春風。一壺濁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。
1994年央視版的84集電視連續劇《三國演義》,這首《臨江仙》又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譜曲,著名歌唱家楊洪基演唱,成為劇中的片頭曲,因而更為廣大觀眾所熟悉。
他才是《臨江仙》的作者
一般讀者都會認為,這首《臨江仙》的原創就是《三國演義》的作者羅貫中,其實,這首詞的創作者卻另有其人,那個人就是位居明朝“三大才子(楊慎、解縉及徐渭)”之首的楊慎(楊升庵)。
楊慎系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區)人,其父為東閣大學士楊廷和。楊廷和年少成名,12歲時鄉試中舉,19歲時中進士,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改革家,歷仕憲宗、孝宗、武宗、世宗四朝。作為楊廷和之子的楊慎,其才華學識并不亞于乃父,23歲即高中狀元。但是,他的官運卻沒父親好,嘉靖三年(1524年)因卷入“大禮議”事件,觸怒明世宗朱厚熜(嘉靖帝),被杖責罷官,謫戍云南永昌衛。在滇南時,曾率家奴助平尋甸安銓、武定鳳朝文叛亂,此后雖往返于四川、云南等地,仍終老于永昌衛,72歲病逝于戍所。仕途的坎坷,卻讓他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獻身文學。楊慎在滇南30余年間,博覽群書,潛心寫作,成績斐然。
后人論及明代記誦之博、著述之富,推楊慎為第一。他又能文、詞及散曲,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。其詩沉酣六朝,攬采晚唐,創為淵博靡麗之詞,造詣深厚,獨立于當時風氣之外。楊慎的著作達四百余種,被后人輯為《升庵集》。
楊慎的《廿一史彈詞》
上文提到的《臨江仙》,就是楊慎在云南期間,“不務正業”之作。在正統的文學創作之外,他還創作了一部詞話(又稱“彈詞”)——《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》(又名《廿一史彈詞》)。詞話是明代民間的說唱文學(說唱藝術),是集說、唱、彈于一體的一種傳統曲藝形式,其后逐漸發展演變為彈詞和鼓詞兩個系統?!敦ヒ皇窂椩~》取材于正史,以《史記》至《元史》的“二十一史”為題材,敘述歷代演變史實。全書用淺近文言寫成,被譽為“后世彈詞之祖”。每段以詩詞開頭,結尾也以詩詞收底子?!杜R江仙》就是楊慎《廿一史彈詞》第三段《說秦漢》的開場詞。文中還有唱詞,唱詞為攢十字(3+3+4),比如:“盤古生,一出世,初分天地。至三皇,傳五帝,漸剖乾坤。天皇氏,定干支,陰陽始判。地皇氏,明氣候,序列三辰。人皇氏,相山川,君臣定位……”
毛宗崗的“拿來主義”
那么問題來了,楊慎出生于明朝中的1488年,比1330年出生的羅貫中晚生158年,他創作的《臨江仙》為何被羅貫中“拿去”作為《三國演義》的開篇詞呢?因為,這首開篇詞,并不是羅貫中放進去的,將楊慎的《臨江仙》加進《三國演義》的另有其人,那就是明末清初的毛宗崗父子 。
毛宗崗,茂苑(即長洲,今江蘇蘇州)人,他仿效金圣嘆刪改《水滸傳》的做法,得《三國演義》古本,對羅貫中的原著進行了刪改,并在章回之間夾寫批語。毛宗崗本《三國演義》在情節上變動很大,不僅有增刪,還整頓回目,修正文辭,改換詩文。開篇的那首《臨江仙》,就這樣被毛宗崗“拿來”為己所用了。毛改本就是現在流行的120回本的《三國演義》。
結語
其實,楊慎的那首《臨江仙》是置于“說秦漢”一章之首的,而作為“說三分兩晉”一章開篇的,是首《西江月》:
道德三皇五帝,功名夏后商周。七雄五霸鬧春秋,秦漢興亡過手。 青史幾行名姓,北邙無數荒丘。前人田地后人收,說甚龍爭虎斗。
楊慎的這首《西江月》也沒被埋沒,它早被明末小說家馮夢龍拿去作為他的長篇小說《東周列國志》的開篇了。
近代的許多說書人,相聲學員,也常將楊慎的這首《西江月》當作定場詩來使用。